2025年7月22日 星期二

教書育人


教書育人
(牛眼看社會)

「一九黑暴」期間,許多年輕人,當中有不少是在學的大中學生,受到「名嘴」、「才子」、「磚家」的教唆,走上街頭或者在大學校園參與暴動。最震撼的是「圍堵中大」和「火燒理大」,那個恐怖畫面令人至今難忘。社會輿論會問︰是否香港的教育出了問題?是否我們的社會出了問題?這個難題,誰也無法用簡單的一兩句話來回答。其實每一個人,包括政府官員、普通市民、教師、家長和學生,都應該反問自己︰有沒有把教好下一代放在心上?大人有沒有以身作則、做好榜樣?家長和教師有沒有負起自己應有的責任?媒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會工作者們,有沒有將培養正氣、維護良好社會風氣放在重要位置?

近日家族茶敘時,聽到正上初中的小外孫談及校內有人「蝦蝦霸霸」、欺負同學、橫行無禮,有人無懼學校「記過」還視之為榮的情形,令我老牛感到震驚。據小外孫說,他所在的這間創校一百三十多年的第一類老牌名校,近年收生很有問題,同年級有極個別學生無心向學,上課起哄、給老師同學起花名、吵閙;課間休息及課外時間欺負同學;有被欺負的同學伏在課桌上哭,其他同學竟群起取笑、附和欺凌者,還不准其他同學理睬被欺負的同學;如果有同學出言勸阻,這位「出言」者也被圍攻、孤立;帶頭欺負人的那位同學高叫︰「『可憐者必有其可恨之處』,這個人就是可恨!」其他追隨者在一旁拍手叫好。一名經常在班上搞事的同學,曾被學校「記大過」,此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不知收歛反而更為囂張,聲稱「我就是被記了大過的!記我大過又如何?奈得我何咩?」


一個平日很蠻橫的同學,下午放學時硬拉小外孫陪他一起走路回家,小外孫以不同方向不順路為由不肯陪他,這位同學硬拉着小外孫的書包背帶不放,又要搶走小外孫的手機,就這樣在校門外的馬路邊拉拉扯扯,折騰了一個多小時,直到那位同學的父親打通他的手機,問他「這麼久不見回來,正在學校忙什麼?」催他快點回家,這位同學才悻悻然放開小外孫的書包帶。小外孫告訴我︰「我對他很冷淡,不惹他也不理他,現在他轉向其他同學『埋手』,沒有再糾纏我了。」

我問小外孫︰「學校領導知道這個年級的情形嗎?學校不是有訓導主任、每個班不是有班主任嗎?有沒有同學向班主任和訓導主任投訴?」小外孫說,沒有人敢向老師投訴,因為帶頭欺負同學的那位同學,一旦知道誰是「二五仔」、「報串」,就會發動其他人對這位敢投訴的同學出言侮辱、欺凌、孤立、處處針對,在學校那幾個小時很難熬,所以同學們都只「啞忍」,不敢聲張。各科任課教師以及班主任,都只是上課時在班房,下課就離開,不會深入了解每個同學的表現或者有何學習困難、班上有何問題,也許對班上有人時時欺負同學的情形都不知道。


這是我老牛第一次直接及具體了解到所謂「名校」的真實情形,也許並不是單獨的、孤立的現象。以往從媒體的報道中知道,有的學校不但有校園欺凌,還有涉及吸煙、毒品、盜竊甚至黑社會等問題,但學校領導出於「維護校譽」而不舉報也不通報;當局為查檢學生有否涉及吸毒,提出自願驗尿計劃,也有學校以「保護個人私隱」為由反對。老牛認為,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處所,校長、訓導主任、班主任和所有任課教師,都應該留意學生在校表現,及時發現問題並設法處理,彰顯校規權威,嚴肅校政紀律,不能任由歪風蔓延,不能任由校園欺凌或其他違規、違法行為泛濫,更不能因為「家醜不外揚」而掩蓋問題甚至刻意包庇。

也許有人認為,同學之間有語言衝突、肢體衝撞、爭執吵架,是很平常的事,未必是「校園欺凌」。不過我老牛認為,小學生偶有打鬧爭執可以說是平常事,但中學生開始學習看世情、開始懂得世事、開始有自己的見解,就應該明白︰遵守學校規則是學生的責任、尊重他人是待人處事的原則、自由不是沒有約束、個人行為不可影響別人。而且,中學階段是青少年成長的重要階段,在校內「蝦蝦霸霸」的人將來出到社會,很可能成為蠻不講理的麻煩製造者;而被侮辱、被孤立、被圍攻的學生,可能在心靈上留下難以消退的陰影。所以不應該將中學校園內的個別人搞事的情形,視為「無傷大雅」的「玩下啫,唔使咁認真」。

香港從來都標榜是「自由世界」,社會和法律保障個人自由。但是許多人忽視了,行使個人自由時不能損害他人的自由;有些行為雖然未到「違法」、以法律來處理的地步,但「違規」也是社會不允許的、也要受到規則監管的。許多家長以為把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孩子就是學校的責任,忘記了家長自己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家長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成長有甚大影響。自從十多年前「國民教育科」被政治理由取消之後,從上到下、從學校到家庭到社會,都忽視了道德品質教育,急功近利的思潮泛濫,以致歪風邪氣上升。期望整個社會都重視學生、青少年的德育;期望家長和教師都關心學童的心智成長,讓年輕人們都成長為有教養、有知識、有愛心、有責任感的棟樑之材。(二零二五年七月二十三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