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4日 星期六

生活心態(隨感)

生活心態(隨感)

日前,老同學果成與家人來港辦點事,約幾個舊同學見見面,天南地北無所不談,談兒孫輩、談旅行、談保健、談消費、談生活瑣事。他說,如今我班同學都是年近七十了,古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即使今天科學昌明、社會進步、人都長壽了,但同班、同屆的校友一個一個離開,總的來說是生命接近尾聲;既然如此,就要活得瀟灑、暢快,不要斤斤計較、事事「度過算過」,不要錙銖必較、老是盤算著「抵唔抵」。他的一番見解,老牛甚為認同。

如今在國內生活的老同學,多數是按「計劃經濟」時代的舊制度退休,不管多少,總之一覺醒來就有錢收,又有當年「房改」賣下的宿舍,可以安居;不愁吃穿,退休後學書法繪畫、學攝影、學唱歌跳舞,不時結伴出國旅行,甚為愜意。話題就是從旅行花錢開始的。果成說,有一次與友人參加旅行團,遊美國東西岸,去到一處景點,該處以吃煎牛排馳名,是自費項目,導遊問有誰去吃牛排。一眾團友算來算去,說一頓牛排晚餐折合人民幣三四百元,實在太貴了,都面面相覷不作聲。果成與老妻舉手表示參加,團友都笑他是任人宰割的「羊牯」,有的說他身家豐厚、「豪得起」,他也不爭辯,吃了再說。

果成對我們幾個老同學說,且不說那牛排是當地招牌,早享盛名,油香軟滑,不臊不羶不韌,非常好吃,真是「物有所值」;你參加旅行團花了幾萬元的團費,不遠萬里飛去美國、看看人家的好的地方景物,不嚐嚐人家那裏的地道美味,豈不是白費了那坐飛機的銀子?你捨不得花錢那就不要去旅行,出去旅行就預定是要花錢的,正所謂「人一世物一世」,這把年紀能去多少次旅行?去美國也許就這一次了,當自己還「行得走行、食得瞓得」、還有精神體力去外面開開眼界,為什麼不把握那無限好的夕陽餘暉、好好享受一下呢?

國內的老同學都享受退休金,一直到百年歸老,不怕「臨老唔得過世」、「無錢睇醫生」,也不怕無處安身「要瞓街」,捨不捨得花錢不在乎錢多少,而是怎樣看待花錢。果成說,有網上文章說,長者不必太顧慮兒孫的生存之道,兒孫自有兒孫福,要相信他們能夠處理好自己的收支,不要老是想著留多一點錢財給孩子。他說︰「我還未到把財產奉獻社會那麼偉大的地步,但我的宗旨是,該省的省,該花的花。例如我花錢買服務,提供服務的人便有工作、有收入,可以養妻活兒,這也是對社會的貢獻。如果人人都是守財奴,社會就停滯了。」


其實早兩年我老牛已經看到這類的「網絡文章」,其中一篇大意是︰不要到頭來「人在天堂錢在銀行」,意思當然不是亂花錢,而是該花的就花,不該花的就不花;老年人不要太吝嗇,也不要買了衣服不穿,非要留到某個日子才穿,因為你不知道自己還能否留得到那一天。還有一篇談到清朝名臣林則徐不留錢財給後輩,他的名言是︰「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林則徐的父親也曾給他留一幅對聯︰「粗衣淡飯好些茶,這個福老夫享了;齊家治國平天下,此等事兒曹任之」。我等小民未必能如高官名人林則徐那麼見解高遠,但看通看透人生與錢財的關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人就生活得瀟灑自在。(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幸福感覺(隨感)

幸福感覺(隨感)

最近一段時間,老牛貼了許多篇「寄到天堂的信」,都是懷念亡妻的隨感。博友「靚婆婆」留言,大意是︰「現代社會難得仍有如此長情的人,可敬。某個看似幸福的過氣女星,去世不到一年,她丈夫已經找到第二春了。」老牛回覆道︰「牛太去世幾年,老牛不是放不低,只是有自知之明,如今是『人又老、錢又冇、血壓又高、身體不好』,無本事給人家幸福,所以打定輸數」。

老牛與牛太識於當「知青」時。四十八年前下鄉,在「天涯海角」海南島農場,同一個生產隊,同甘苦共患難、風裏來雨裏去,大家都認定對方是踏實質樸、肯做肯捱、心地善良、待人以誠之人,互相傾慕才走到一起,艱苦的日子更覺愛情的甜蜜;婚後牛太心甘情願與老牛一起捱苦,老牛沒有能力給牛太更好的生活,從未買過金銀首飾給她。正如徐小鳳的歌所唱︰「就是再苦也是甜,我信愛情亦信緣」。當今社會、新一代人已經沒有「同甘共苦」這支歌唱了。

如今整個社會都「向錢看」,「算計人生」是當今普遍的現象,鄭秀文扮演的角色,一句「嫁個有錢人」,真是代表萬千少女的心聲。所以老牛這種「講心不講金」理論,當然會被有錢人譏笑是「自我解嘲」,是「自己窮、買不起金銀首飾就搵藉口」,「你看人家『千億新抱』、『最美港姐』多麼幸福」。老牛當然不否認有錢女人「幸福」,但普通人家只要真心相愛、情投意合,即使不如人家那麼出手闊綽,也一樣感到幸福。看看那些「豪門爭產」、「小三爭位」、「秘書情人」的八卦新聞,便明白箇中緣由。

近日城中某知名大富豪在報章刊出聲明,與同居多年的女友劃清界線。該聲明力數對方不是,指對方「貪得無厭」、」呃呃騙騙」;指相識交往十多年來給對方的物業、首飾、現金等,總額約二十億,「全都有單有據」云云。本來他是精明有頭腦的成功商人;但在一個女人身上花了二十億也「買」不到歡心和幸福,在這一點上說,也實在是愚昧和失敗。另一位知名富豪、一代船王之子去世不久,他的秘書便公開多年的「被包養」關係,入稟法院要求分家產。老牛相信船王之子與這位私人秘書也曾經深愛過、幸福過、快樂過,但「激情」過後,如今卻留下話柄,落得一個被天下人恥笑的結局,也實在情何以堪。

有位研究西藏宗教和民俗的中國作家,幾年前在一個座談會上,談到他對西藏人對「快樂」的見解時,說︰上世紀初到五十年代,藏民過著遊牧生活,住的是帳篷,篝火野炊,沒有洗手間,但他們是開心的,他們的快樂不是物質的,而是宗教的、精神的,他們知足常樂;但現今的年輕藏人學起追求時尚,穿有獸皮鑲邊的衣服,要有暖氣設備、要有洗手間,抵抗惡劣環境的能耐沒有了,保護環境、珍惜資源的意識淡薄了;物質生活好了,快樂反而少了。


其實所謂「快樂」、「幸福」是自我感覺,知足者,貧亦樂;許多人拼命掙錢、盡情享受,但不感到幸福快樂,因為錢可以買到物質和享受,但買不到真心、親情和愉悅。雖然諺云「貧賤夫妻百事哀」,有情也不能「飲水飽」,還得有麵包;人人都知道「錢不是萬能,無錢就萬萬不能」;但如果現代人一味追求物質和享受,永無止境、永不滿足,那就很難得到幸福感覺。(二零一六年十二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