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1日 星期日

抗疫疲勞(隨感)

 


抗疫疲勞(隨感)

香港的「第三波」疫情仍未見「斷尾」。最近一星期,本地確診個案仍是在每天十多個左右的水平,大約一半是「不明源頭」;一間「弱能人士之家」出現十多人感染,佔總人數三分之一,實在令人憂心;而令防疫專家們留意的是,與酒吧有關的個案上升,滯留香港的泰國遊客感染,又牽出九龍城的泰籍人士社群成了「高危人群」,當局趕忙派員到九龍城的泰式餐館和食品店派「測試包」,希望相關人士接受病毒檢測,以便找出隱形傳播鏈和未知的源頭。

從「新冠疫情」今年一月爆發至今,人們經歷了九個多月的緊繃「防疫抗疫」措施,以及「保持社交距離」、「限聚」等法例規管,顯然許多人都感到疲勞。隨著政府管轄的公共體育設施重開,露天球場、緩跑徑、兒童遊樂設施都擠滿了人,很難保持適當社交距離;而且有些人也有意無意除下口罩。最令政府顧問專家們反感的是,本來「四人一桌」的規定,有些食店沒有嚴格執行,「通融」食客坐五六個人,所以執法機關發出許多關於違反限聚令的告票,不但處罰食店,也處罰食客。看來,「繼續嚴控社交活動以遏止疫情擴散」,與「重啟正常日常生活以重振經濟」之間,實在很難取得平衡。


除了普通市民的「抗疫疲勞」、防疫鬆懈,直接令這第三波疫情爆發至今未能趨於穩定,另一方面,有些別有用心之人搞小動作,也是爆發持續的間接原因。八月下旬至九月初,當局在北京全力支援下,推出全民自願檢測計劃,如果超過一半或者更多市民接受檢測,對找出社區「無癥狀」的隱形傳播者,會是相當有效的。但有人利用手機的現代傳輸功能,散播「過程好辛苦」、「收效成疑」、「人多聚集無事變有事」等等流言,令許多市民不踴躍去做測試。其實這次大規模測試,安排了專業人員採樣,過程順暢,全無不適之感,比起派個測試瓶、讓你自己吐深喉痰採樣本,好得多了。但最終只有一百七十多萬人做了測試,顯然比例不高。當然,研究數據還是極有價值的。


鑑於食店、酒吧接連出現確診個案,政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微生物學袁教授警告,若不嚴格執行防控措施,遲些時候出現第四波爆發,隨時有可能出現萬人感染、千人死亡。老牛相信袁教授的專業判斷不會是危言聳聽。因為,每一個人除了工作的九至十一小時外,還有工餘時間,還有私人活動,還會見朋友或辦私事,難免有許多社交接觸,因而一旦受到感染,實在也很難從每一個過程、每一個細節去記憶和追蹤、追查傳播鏈。所以,袁教授建議人們刻意記錄自己的活動和行程,例如每到一處、每辦一事,都用手機拍下來,這就可以幫助自己追尋「緊密接觸者」和所到之處,幫助專業醫護人員找出隱形傳播者。


我老牛「宅」在家太久,早就覺得疲勞了。但目睹如今香港疫情未完全受控,對比國內的親友可以戴住口罩四圍去,真是感慨萬千。老牛只是普通人,也怕死、怕病、怕累人累物,怕不得好死,沒有辦法,只好乖乖地聽專家的話。首先做好個人防疫措施,戴口罩、勸洗手;其次少出門、不參加聚會、不去人多地方。如果人人都聽專家話,第三波是可以受控的。疫情受控,就可以有條件談粵港澳三地互相往來,生活就正常了。(二零二零年十月十一日)

2020年8月23日 星期日

太極健身(隨感)

 


太極健身(隨感)

今年的「新冠」疫情打亂了全世界原本的正常運作步伐,也打亂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香港第三波疫情爆發至今一個半月,外孫們正放暑假,老牛也乖乖地「宅」在家裏。之前買了幾張傳統太極拳的影碟,「宅」在家時得閒,便打開來看看進修一番。但發現這些包裝精美、封套極盡吹噓之能事的影碟,其實內容良莠不齊;其中有一張關於「傳統楊式太極拳八十五式」的教學影碟,對動作名稱和動作實用意義的講解並不確當,甚至有誤導之嫌。


首先是太極拳之中最多出現的「攬雀尾」即「掤、捋、擠、按」。這張碟的師傅把「按」的動作做成先下按、後坐牽引、再向前推。這個反方向的圓形運動路線是錯的。楊式的原意是先後坐牽引(重點在於化解對方向我擠的逼力)、略向下按(用弧圈形分散對方的直線衝力),然後再向前推(反攻,推向對方上身)。這才體現太極拳「以柔制剛」、「四両撥千斤」的精要。楊澄浦著「太極拳體用全書」對「按」這個動作的解釋是「空其擠力」,意思就是「瀉」(或「卸」,即「化解」)開對方的擠力。


第二個是「倒攆猴」。這張碟的師傅把「攆」解為「插」,把「猴」解為「喉」,說是手掌向前穿、插向對方的喉部。這完全是牽強附會。「攆」字面之意是「趕走」,「倒攆猴」的「倒」是「倒行」,即面朝前而腳向後退,我的師傅告訴我,這個動作的要點是「且戰且退」。「攆猴」就是要把纏住自己的猴子趕走,所以每退一步,一隻手向前推(攆)、一隻手向後拉(掙脫)。楊澄浦說︰「此式雖然倒退一步,仍可攆退敵勁,故謂之倒攆猴。」


第三個是「玉女穿梭」。這張碟的師傅把「上手架掌、下手推掌」的基本動作,解釋為「兩手皆向前推,上手推頭,下手推身」。這個解釋是完全錯的。我的師傅說,這個動作名稱用「穿梭」來比諭「推掌」。古代民間男耕女織,織機上排好經線,經線按單雙數目分成甲、乙兩組;梭中裝的是緯線,經緯相交才織得成布。而穿梭之前要將其中一組經線挑起,才可將梭穿過去相交織。一手架掌就是挑起經線,另一手推掌就是把梭穿出。楊澄浦說︰「左手用掤勁向左前隅角上翻去,將敵之手腕掤起,左腳同時前進、右腳伸直,右手變掌從左肘下穿出,向敵之胸脅部擊去」。顯然上手是向上掤架而不是向前推。


第四個是「海底針」。這張碟的師傅講不清「海底針」之名的由來,只說動作是彎腰俯身、右掌五指向前下伸。這個動作不是「海底撈針」,而是「海底插針」,當然這個動作名稱也是比諭,是假設右手被對方握實時,突然向下一插的掙脫動作。楊澄浦說,假設敵人握住我的右腕,我屈右肘、坐右腳、手收回,若對方仍未撤手,「我即將右腕順勢鬆動,折腰往下一沉,眼神前看,指尖下垂,其意如探海底之針」。顯然「往下一沉」不必將右掌伸向前。

老牛少年時在體校習拳,三十二年前隨李師傅習楊式太極拳。李師傅的父親五十年代初隨楊澄浦大弟子陳微明習楊式太極拳多年,李師傅自幼隨父習拳,故深得乃父真傳,他對楊式太極拳的名稱來由、動作要領以及實用意義,講解甚為精確實在,老牛極信服,至今仍銘記於心。(二零二零年八月二十三日)

2020年8月16日 星期日

不可鬆懈(隨感)

 


不可鬆懈(隨感)

香港的第三波新冠疫情社區擴散,兩三個星期過去,受感染數字仍然令人不安。雖然近幾天每日新增個案回落至兩位數字(即不足百人,比前星期每天一百幾十人為少),但仍有五、六十人之多。今日(八月十六日)有七十四個新增確診個案;至昨日為止,累積共有四千四百零七人感染。個別大型企業員工爆發感染潮,醫護人員也有新增確診個案。所以,衛生防護中心認為,即使目前新增感染數字回落至不足百人,但仍比第二波爆發時多許多,不同意放寬防疫限制措施,「限聚」和「食店六時後禁堂食」仍要維持一段時間。


這個「第三波」疫情呈現「遍地開花」之勢,難以追蹤跟進、截斷傳播鏈條。第一,多個感染個案「源頭不明」,表明社區存在無症狀帶毒者,這些人成為「超級播毒王」,但至今未能追蹤得到及確切掌握。所以政府已經決定展開全民自願檢測計劃,估計會有五百萬人參與免費檢測,以便找出社區的隱形傳播者、切斷傳播渠道。第二,多個安老院院友群組仍有蔓延,多個公司的群組仍有擴散,所以政府已將相關機構人員撤離並進行徹底消毒。第三,貨櫃碼頭爆出多人感染,今日新增三十四宗,成為新的「重災區」,懷疑與共同休息室、更衣室設施有關,所以其中一個公司一百二十人都要進行病毒測試。第四,外傭宿舍多人感染,揭露宿舍環境擠逼、通風不足、無法保持合適社交距離,共同設施易交叉傳染。


網上有資料顯示確診者到過的食店、商場、店鋪,以及確診者居住的地點,顯然不是集中在某一兩個地區。二十年前「7-11」便利店的廣告宣稱其方便和密集,說是「梗有一間在你左近」;今日的新冠確診者,倒是「梗有一個在你左近」,實在令人有「防不勝防」之感。另外有一些零星個案不知源頭,衛生防護中心認為,顯示市民仍然有人對「限聚」、「保持社交距離」不在乎,還是熱中於到處去活動,不願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這樣的心態,很難截斷傳播鏈,很難讓確診數目回落、乃至回到「零感染」。


許多人平時活躍慣了,一向都喜歡四圍去;而且香港普遍居住環境狹窄,活動空間少、室內能做的事不多,難以定定地「宅」在家裏。不過,我在手機看過幾個教人如何「宅」在家也不「悶」的方法︰一個是在地板上做室內適合的健身運動,例如伸展、拉筋、掌上壓、仰臥起坐;另一個是假期在家「親子活動」,與孩子一起畫畫、玩玩具、做遊戲;再一個是請有興趣的人上網或看電視學習烹飪,既可打發時間,做完還有得食。這些都是好主意。

精神科專家、心理醫生則是建議人們「三個不要停」︰一是不要停止聯絡,即使不能約在一起食飯飲茶,也要用電話問候;二是不要停止學習,充分利用在家的時間,學習新的知識或者重溫舊的知識;三是不要停止盼望,相信疫情終會過去,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精神科專家也建議人們利用「宅」在家的時間學習和思考,可以做平時忙於上班、想做而沒有時間做的事,看看以前買下還未有時間看的書,或者是通過網上或手機程式去學習新的事物。總之是要設法排解因為長時間緊張抗疫而出現的「疲勞」心理,充實時間、振作精神,繼續認真做好防疫措施,不可因疲勞而鬆懈。(二零二零年八月十六日)

2020年7月5日 星期日

以身試法(隨感)



以身試法(隨感)

北京全國人大常委會六月三十日通過「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港府宣布當日深夜生效。第二天正是七月一日、特區成立二十三週年活動日。一些示威常客原本向警方申請七一遊行被拒,他們當然不會就此罷休,警方反對、不批准他們也照樣會遊行集會,只是,沒有警方的「不反對通知書」,遊行集會便是「非法」。那些示威常客本來就沒有想過要守法,以往每次「和平示威」之後都會演變成暴力,堵路、縱火、打砸交通設施和店鋪,沒有一次是真的「和平」。所以這次也一樣,示威常客們照樣要上街,警察也照常嚴密戒備。


有些人也許本來不是「示威常客」,他們只是受了某些「知識份子」和「民主前輩」們的鼓動;有些人本來就視北京人大如無物,從來不尊重北京人大關於香港問題的任何決定,這次北京推出「國安法」,當然大大刺激這些人的神經;也有一些人本來就心懷不軌,每一次都藉其他人「和平示威」之機大肆破壞,這次當然是大好機會。於是,有些人不只是和平示威、表達訴求,重要的是帶備法例禁止的物品,同時準備武力襲警,決心「以身試法」。


一名參與非法聚集的男子,被警察在隨身背囊中搜出「香港獨立」字句的橫額等明顯與國安法抵觸的物品,成為因為涉嫌觸犯國安法而被警方拘捕的第一人。一名男子騎著插有「港獨」旗幟的摩托車,瘋狂撞向警員,造成三名警員受傷,駕車者也因為翻車受傷被擒,成為國安法生效後第一個以違反國安法被控告的疑犯,他自己則因為受傷在醫院治療而缺席聆訊。一名二十四歲已被解僱的土木工程師,在一群暴徒圍毆一名警員時,掏出尖刀刺傷警員後逃去,八小時後,此人正登上飛往倫敦的飛機準備離港,起飛前幾分鐘在機上被警員拘捕。這名工程師在港大土木工程系畢業,他的父親說兒子是被那些「熱心」參與社運同學和在教壇上鼓吹抗爭的教師害苦了。一名十九歲學生參與非法集會被警員截查,隨身背囊被搜出三個懷疑是燃燒彈的玻璃瓶,以及錘子、扳手、螺絲刀等可用作武器的物品,以及專用於刺穿車輪的插在膠管上的鐵釘。


警方資料顯示,從去年六月有人發動「反修例示威」以來,接二連三發生街頭暴動,警方共拘捕約八千人,其中四成是青年學生,一千七百人被起訴;今年「七一」示威活動,警方共拘捕三百七十人,其中十人被控違反國安法。看到這些令人痛心的社會新聞,一位老同學在電話程式中說︰「他們在別有用心的法律界人士、知識分子和政治人物的鼓動下,以為自己是為正義而戰、為香港前途而戰,為偉大理想而犧牲。很可惜,他們不明不白地被政治人物利用了。正如一位商界名人所說的︰今日的激情,明日的遺憾。」

這位老同學另一段話說︰「香港今天出現的亂象,政府和行政長官負有極大的責任。回歸二十三年,教育出了問題,房屋出了問題,政治生態出了問題,社會風氣出了問題。回歸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正是現今的大學生或者初踏社會的年輕人,他們不問自己為香港社會做了什麼,只問香港社會給我什麼。」一些鼓動年輕人「有刑事案底人生更精彩」的法律界人士,以及鼓吹「違法達義」的「法律學者」,正是毒害年輕人的罪魁禍首。(二零二零年七月五日)

2020年6月6日 星期六

代入角色(隨感)



代入角色(隨感)

五月下旬,因為疫情而延期召開的北京全國人大會議,通過制訂「港版國家安全法」草案。一如所料,反對派「群起而攻之」,痛罵北京「制訂國安法強加於香港,是不尊重香港人」;美國等國家政要也跳起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聲稱北京當局「損害了我們的國家利益」(按︰真有點奇怪,即使真香港不自由了,關美國什麼事?怎麼是損害了美國的利益?),連總統特朗普也叫囂「制裁北京、制裁香港」。一時間熱鬧過夏日池塘的蛙聲。


曾經聲言「拖住條跛腳都要撐佔中」的好友玲姐,去年六月以後多次「拖住條跛腳」,與年輕人一起參加「反修例」遊行,步行約十分鐘、自拍一幅照片放上群組表個「政治姿態」,說「香港人要『反送中』」。這次又拋出一句︰「國安法等於實行軍管!」去年我還偶爾回應一兩句,如今理也不理她。因為我知道她們這些人是如何取得資訊,又如何對那些瘋狂反北京的「知識分子」的歪理深信不疑,所以懶得理她。


不過,我突然想起一句精警又貼切的粵語成語︰「拿屎上身」。此語意思是︰本來自己身上是乾淨、沒有臭味的,卻硬要將臭屎搞上自己身上,然後罵屎臭、罵別人搞髒自己、罵社會、罵周圍的人。本來,因為香港少女在台灣被害而疑兇在港逍遙法外的社會新聞,促成政府試圖修訂逃犯條例去堵塞漏洞,誰知被「有心人」曲解為「企圖將在香港平安無事的人送去中國大陸受審」;個別「身有屎」的富商首先「代人角色」,發聲明反對修例;許多完全與這一類「異地犯法」無關的民眾,覺得那些「知識分子」解釋有理,也覺得政府是要討好北京,於是都代入角色,投入「反修例」示威,甚至不惜「暴力抗爭」。被害少女沉冤未雪,整件事卻被反對派騎劫,政府不得不放棄修例,被害者至今無法討回公道。


這次北京決定制訂「港版國安法」也是如此。本來根據基本法,香港就「二十三條」本地立法,是香港的憲制責任。十七年前,董先生曾努力在自己任內完成這一項立法,卻因為有人「陣前倒戈」而功虧一簣。反對派多年來不斷製造麻煩,令曾、梁等幾任行政長官,都因為「時機不成熟」,而不敢在任內將二十三條本地立法擺上日程。但去年六月以來,「反修例」示威每每演變為暴力衝突,一方面,有人藉詞抹黑警察、煽動仇視警察進而癱瘓香港治安;另一方面,混在「示威群眾」中的「港獨勢力」、「勇武抗爭派」,瘋狂挑釁北京的政治底線,不但打出「港獨是唯一出路」的旗號,還要公然侮辱國旗國徽、衝擊中聯辦,恣意破壞公共設施、縱火堵路,顯然是要造成香港暴亂「失控」的「事實」,進而迫使北京方面出兵「鎮壓」,目的就是向全世界證明「一國兩制失敗」、「香港已死」。


誰知北京竟然如此能「忍」,堅持不動用軍隊,堅持「香港事務由香港自己解決」。但外國勢力干預、恐怖主義苗頭冒起、港獨思潮日漸成為行動、危害國家安全,迫使北京不得不由國家層面立法。其實人大通過的「草案」只是讓相關事情依法進行而已,法律條文還未成形;即使成為法律也是由香港執法,有誰說過訂立國安法是「對香港實行軍管」?玲姐聽了那些「好事之徒」的曲解,又深信不疑,又覺得自己被「軍管」了。由她去吧。(二零二零年六月七日)

2020年5月3日 星期日

蟑螂肆虐(牛眼看世情)



蟑螂肆虐(牛眼看世情)

最近兩星期,香港仍有零星外來的「新冠」確診個案,但已經十幾日沒有本地個案,顯示疫情受控;當然專家一再強調不可掉以輕心、不可鬆懈、以防功虧一簣。正當市民期待回復正常生活、各行各業回復正常運作之時,一度因為疫情而稍有收斂的「黑暴」破壞活動又日趨活躍。



其實,黑衣暴徒即使在今年一月爆發「新冠」疫情也沒有停止破壞活動。在他們心目中的「重大事件」如某人墮樓死亡、某人溺斃、元朗事件、太子站事件等,都在「若干月」的所謂「紀念日」搞事。五一假期將近之時,有別有用心者在網上鼓動「黃絲」(其實是「黑暴」)在港九各處搞事,「遍地開花」。最近幾天,太古城、沙田、旺角、將軍澳、天水圍等處,都有黑衣蒙面人搞事,手持「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橫額或旗幟,叫囂、滋擾商鋪;甚至有人午夜時分向警車擲汽油彈,一個年僅十五歲的學生當場被拘捕。




在立法會內,與黑暴稱兄道弟的一眾「犯民」議員與社會上的破壞活動互相呼應。最匪夷所思的是,立法會一個「某部委員會」,在某堅稱「按議事規則做事」的尊貴議員主持下,由去年十月到今年五月,仍未能選出主席,顯然是有人刻意「拉布」拖延;而據聞此人曾表示,拖延就是為了阻撓「國歌法」本地立法通過。香港去年下半年的暴力「抗爭」的「人禍」,已經對香港的社會造成極大破壞;今年初以來又出現「新冠病毒」這種前所未見的「天災」,香港社會和市民大眾,如果再讓黑暴繼續橫行,香港的優勢和經濟活力、財政儲備漸漸失去‧如果讓政客們繼續豪賭,很快就會輸乾輸淨。(二零二零年五月三日)

2020年4月5日 星期日

切勿鬆懈(隨感)



切勿鬆懈(隨感)

香港的新冠肺炎確診個案以每天幾十個的數目增加,到今日(四月五日)為止已累積增至八百六十二宗。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坦言,對本港的疫情發展不感樂觀。袁國勇今天上午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現階段對本港疫情發展仍然不感樂觀,他認為只有當每日確診數字跌回單位數,才能有一點釋懷。袁國勇前天曾經猛烈批評有官員輕視疫情,好像很樂觀,「無乜野」;他痛罵官員「唔見棺材唔流眼淚」,總以為香港已經比許多外國做得好,他希望官員不要對疫情掉以輕心。他今日在電台節目中為「棺材論」道歉,說因為緊張疫情才用詞過激。


不過,我老牛認為,如果袁教授以「棺材論」罵部分不遵守防疫措施的市民,那是罵得對的。袁教授說,市民防疫意識減低,近日越來越多人外出時不戴口罩,加上本港對輕症患者測試不足,和確診患者測試時間長,因而未能迅速截斷傳播鏈,並難以及早隔離患者, 導致本港疫情嚴重。許多年輕人防疫意識不足,四出聚會,如此下去,確診數字很快就會達到一千宗;而到疫情基本受控、每天確診數字回落到單位數字,到時可能已經有二千人感染。

袁教授也承認,當局連日推出多項措施,包括限制人群聚集數目,要求某些高風險場所關閉十四天等,任何可以增加社交距離的措施「都應該有效」,問題是足夠與否。他又指出防疫政策有可以加強的地方,特別是當找到確診個案後,要花多少時間才追蹤到密切接觸者、完成化驗並將患者隔離,這些數據從來未有公布,因有關數據非常重要,可以用來檢驗防疫政策的成敗。


其實,任何政策措施,都要市民配合執行才可見成效;如果政府推出抗疫政策而一些市民不配合、不執行甚至故意對抗,那就再好的政策措施也是枉然。較早前「攔貴芳」和灣仔有酒吧客人、員工、表演者確診,初時政府「捨不得」限制其運作,到後來不得不宣布酒吧、夜總會、麻雀館暫停營業十四日,某些政治人物便鼓動一些業界商家在鏡頭前做騷,慷慨激昂痛罵港府政策「指引不清晰」、「行業損失慘重」。政府限制公眾地方聚集人數,但近日仍有黑衣人在某些地方搞事、堵路甚至扔汽油彈。那些仍在搞事、破壞抗疫的人,正正是「不見棺材不流淚」的人,袁教授敢不敢痛罵他們呢?


袁教授作為研究微生物的學者,作為香港政府防控疫情的顧問,緊張疫情是否受控、對現今疫情防控不感樂觀,是正常的。他當然也看得到,香港近日的確診個案多有外遊記錄,或者是從外國返港的學生。如果市民聽從專家和政府顧問的勸諭、多點自我保護意識,暫時不出國旅行,是否可以減輕現時的檢疫壓力呢?如果今天的歐美在防控、抗疫方面做得好,留學生們何需返港「尋求庇護」呢?我老牛亦認為港府抗疫許多時候「慢幾拍」、「後知後覺」,但平情而論,香港整體已經比許多世界大國做得好,至少是大部分市民配合政府措施,減少外出、減少聚會、自覺戴口罩。如果春節以來港府一系列防控措施和廣大市民「足不出戶」的成果,正被少數自私自利者破壞,那麼,故息那些破壞者,便是對守法者的懲罰,便是極大的不公平。(二零二零年四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