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2日 星期五

生活幽默


生活幽默
(舊作述評之四)

中國傳統文化缺乏幽默感,從古到今都板起臉孔,恪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堅信「勤有功戲無益」,不苟言笑;諸子百家、經史子集,鮮見像《山海經》和《莊子》那樣的神怪傳說和豐富想像,直到明代才有《西遊記》這部不朽神話小說,清代才有《聊齋誌異》這部「述異」奇書和《儒林外史》、「三言兩拍」這些作品,才出現所謂「滑稽畫」。所以「西學東漸」之初,翻譯家們無法找到一個能貼切翻譯「humor」的現成的中文詞彙,只好音譯成「幽默」。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幽默」的意思是︰「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長的」。

幽默是漫畫的命根子。漫畫之所以成為漫畫,其精髓就在於有趣、可笑而意味深長,也就是幽默。漫畫家蔣義海在《漫畫與欣賞》一書中說︰「漫畫是藝術,是喜的造型藝術,因而幽默風趣是漫畫的重要特點。」俄羅斯文學家、教育家、美學評論家、哲學家盧那察爾斯基說︰「漫畫或諷刺畫就是很活潑的表現方法,它可以比較溫和,也可以比較嚴厲,可以表示同情,也可以表示痛恨,但是,笑始終是漫畫的中心。」中國當代漫畫家畢克官說︰「幽默是漫畫所擅長的一種手法,也是區別於其他畫種的重要標誌之一。」


但是,正如現代中國漫畫評論家謝其章所說︰「中國人常常『誤讀』和『誤解』漫畫的意義,並不習慣將自己心中的偶像與漫畫人物的變形外貌捏在一起,他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醜化』和『惡意攻擊』。思維定式的改變,需要長久的過程。」的確,要讓在框框中習慣了的中國人培養幽默感、學會用幽默化解難題,不是容易的事。中國漫畫家繆印堂在《漫畫藝術ABC》一書中,記述了一個小故事,大意是,一位青年在公共汽車上沒站穩,車猛一煞,他一個趔趄撞到前面一位女士身上,女士尖聲罵道︰「德行!」(「這副德行」意思是沒有品德),青年站好、扶正眼鏡,笑笑說︰「對不起,不是德行,是慣性」。一句話引得全車充滿笑聲,連罵他的女士也掩嘴笑了。這便是幽默的魅力,正是幽默起了爭吵、謾罵不能起到的轉圜、融和、化解的作用。

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有矛盾和衝擊,也處處充滿令人發笑的幽默。我老牛起初往往偏向「匕首投槍」的戰鬥性和「小蜜蜂」那樣的諷刺性,卻缺少幽默細胞。與我過從甚密的漫畫友,誠懇而一針見血地對我說︰「牛哥畫功好、題材好、寓意好,就是少了點幽默感,比較拘謹。」二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之中,也有不少與政治和社會議題無關的生活幽默漫畫,或者稱作「社會風情畫」。


漫畫家繆印堂說︰「幽默感是一種能力,是理解別人的幽默和表達自己的幽默的能力。」俄國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滑稽在人們心中所產生的印象,總是快感和不快之間的混合;不過在這種混合中,快感通常總是佔優勢,把不快之感幾乎完全給壓下去了。」富於幽默、帶給人們娛樂和歡笑的漫畫,也是導人向善的一種教育。著名文人漫畫家豐子愷上世紀中期的生活漫畫,便有極強的心靈感染力。俄國文豪高爾基說︰「漫畫是生活的哈哈鏡。」以誇張、變形手法表現生活的幽默漫畫,正如馬戲團中的小丑,以「無傷大雅」的滑稽表演娛樂大眾,在歡笑中帶給人們生活調劑。(二零二三年九月二十三日)

2023年9月15日 星期五

重振夜市


重振夜市
(隨感)

九月十四日,香港特區政府在西九文化區舉行旨在推動夜經濟活動的「香港夜繽紛」啟動禮,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及多名局長出席,陳茂波致詞時強調,期望市民開開心心消費,帶動香港經濟回復正常。當局將在多個海濱舉行夜市活動,多個社區組織或團體在灣仔海濱舉行大型活動,設有大排檔小炒菜式和經典電影播放等。有學者認為,近期相關活動主要屬懷舊類型,均聚焦飲食,形容思維「走不出舊框框」;內地遊客則認為經典電影具有吸引力

特首李家超較早前預告政府將大力推動夜經濟,將舉辦名為「香港夜繽紛」的一系列夜間經濟活動,包括在觀塘等數個海濱公園舉行夜市活動。目前已有多個組織和團體籌備九月底至十月在灣仔海濱舉行大型活動,當中會有售賣熟食的美食區,供市民即場坐下享用港式大排檔小炒菜式,入夜後亦會有無人機表演和播放香港經典電影等。餐飲業界稱會積極配合搞旺市場。政府推動的夜經濟活動將由下午開放至午夜十二時,方便市民趕得及乘搭公共交通回家


社會上有意見認為,政府推出的所謂「夜經濟」活動並無新意,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認為,舊有傳統活動加上新的元素,仍然有吸引力。也有意見認為,今年二月初全面通關後,多了市民北上消費,令香港的食店和零售更淡;香港此時推動「夜經濟」顯然是與內地特別是大灣區、珠三角城市甚至是內地省市的夜經濟競爭;內地物價比香港低,香港鋪租、人工貴,很難與內地競爭。黃偉綸認為,競爭是正常的,也是雙向的;香港自己搞得好的話,可以吸引市民留港消費,也可以吸引內地遊客來港體驗香港的夜生活。黃偉綸稱,政府推出的是一系列而非單次活動,中秋節後亦會「浪接浪」分階段推出更多活動。

旅遊業歡迎政府的推動夜經濟措施,期待吸引內地遊客來港「深度遊」、親身體驗香港市民生活、參加夜市活動,增加在港過夜的機會。立法會議員陳學鋒建議,港府可向旅客提供一條夜遊路線圖,如參觀廟街後可到尖沙咀遊玩,再乘搭天星小輪到中環和蘭桂坊等旅遊熱點。旅遊發展局表示,未來數月將舉辦一連串大型旗艦盛事,十月於中環海濱復辦「香港美酒佳餚巡禮」,十一月的「香港繽紛冬日巡禮」及除夕舉行「香港跨年倒數」括動及煙花匯演


陸續有商家配合政府推出夜間活動或優惠鼓勵消費,例如旺角朗豪坊商場將設置巨型月亮、推出會員雙倍積分和免費泊車優惠,中秋節當晚更會舉辦派對和免費派酒吧飲品。但是目前香港正面對勞工不足、將大規模引入外勞,一旦搞夜市、延長服務時間,人手恐更不足。有議員建議讓在港留學的學生兼職,也有工會人士建議以更好的時間安排和條件吸引家庭主婦重投勞動市場。

恒生大學市場學系助理教授鄺家麒說,夜間經濟活動實質是與網絡世界競爭,而目前很多促進夜經濟的措施或活動,主調均是懷舊類型,很多都聚焦飲食方面,思維仍然走不出舊框框,他建議應加入新元素吸引消費者。推動「夜經濟」時也要留意相關法例,售賣熟食和酒類飲品需領牌照,活動場地也不能太近民居以免噪音擾民。有意參與「夜經濟」活動的商家也要及時申領有關牌照。鄺家麒坦言,對參與檔販能否賺大錢不樂觀。(二零二三年九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