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歡而散(亂彈琴)
二月二十八日美國華盛頓時間上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到訪白宮,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一譯「川普」)會談。本來預先設定的主要議題是特朗普與澤連斯基簽署關於美國開採烏克蘭礦產、烏克蘭以此換取美國的軍事援助的協議。但談到俄烏戰事現況、如何停火、俄羅斯領導人普京(一譯「普亭」或「普欽」)是否可信時,兩國領導人爆發激烈語言衝突。美國副總統萬斯指澤連斯基不尊重白宮、對特朗普的外交努力不懂感恩;特朗普直指澤連斯基處境不利,手上已經沒有「牌」,還要拿幾百萬人民的生命、冒着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風險作賭注;澤連斯基指美國領導人不明白烏克蘭人國家被侵略的感受,他否認不想和平,只想得到公平正義的和平和國家安全保障。會談不歡而散,澤連斯基午飯也沒有吃就匆匆離開,特朗普期望簽署的烏克蘭礦產協議自然也就泡湯。
當時多個國際傳媒機構記者在場,攝影機、攝錄機、收音麥克風全都在運作中,這五十分鐘的言語交鋒成了現場直播電視節目,全世界都在第一時間看到爭吵一幕。澤連斯基離開華盛頓立即飛往倫敦,尋求英國支持,得到期望中的正面反應,倫敦表示給予坦克等武器支持。但在白宮爭吵這震撼性一幕,引起世界各國不同反應和解讀。俄羅斯當然認為這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政治上和外交上的失敗,證明他是拖延戰事、不想和平的人。歐洲幾個大國均表明繼續以金錢和武器支持烏克蘭,但擔心拜登任內一向主力給予軍援的美國,如果特朗普宣布停止對烏軍援,則烏克蘭處於劣勢;但北約不願意直接參與戰事以避免與俄羅斯正面衝突。看來,這個突然出現的白宮吵架事件,對如何結束俄烏衝突至關重要,美國總統特朗普如何走下一步棋值得關注。
特朗普剛開始的第二個任期,主調是推翻拜登任內的一切,以證明四年前他是被舞弊而落選的、證明他才是真正的世界領袖、證明只有他才有能力解決世界的所有問題。不過上任一個多月來的事實證明,特朗普實在是自視過高,事情並非他想像的那麼簡單,決不是他出一句聲就辦妥。去年大選工程如火如荼之際,特朗普曾誇下海口說︰「如果我當選,二十四小時之內可以結束俄烏戰事」;當選之後,改口說是「幾個星期之內可以解決」;如今他與俄國商談取得共識之後才約見澤連斯基,主要目的是要求烏克蘭以礦產資源來償還美國的軍事援助資金。但意想不到的是會談出現變數,礦產協議也沒有簽成。
特朗普以商人「唯利是圖」的心態從政,每項政策或總統行政命令,背後都是一個字「錢」。剛上台的頭幾日,就聲稱要「收回」巴拿馬運河、取得格陵蘭島及脅逼加拿大成為美國第五十一個州;隨後向鄰國墨西哥和加拿大入口商品徵收重稅,又對中國貨品加稅。另一手是向聯邦僱員開刀,實施大裁員,包括以補八個月糧的「肥雞餐」引誘聯邦僱員離職。特朗普的「頭馬」、並非政府官員但主管「政府效率部」的富商馬斯克,在出席特朗普內閣首次會議時直言︰若不立即採取緊急及大規模的裁員行動,聯邦政府將要破產。所以美國不願再在烏克蘭花錢,立即停止軍援,就是意料中事。
澤連斯基會晤英相施紀賢之後,已經「脫歐」的英國這次與歐洲多國聯手,搞了一個安全首腦會議,連不是歐洲國家的加拿大也參加,以示西方國家團結一致,支持烏克蘭對抗俄國入侵。這些西方國家不理會俄國的安全關切、不理會北約食言在先、不斷東擴、令俄國安全受到威脅,不理會俄國為何要以特別軍事行動對付烏克蘭,總之認定︰俄國入侵烏克蘭就是侵略者。於是這次安全峰會的「共識」是俄烏戰事未停火之時繼續支持烏克蘭戰鬥;停火之後合力支持烏克蘭重建。但這些「共識」對如何達致停火和平並沒有「共識」,顯然是把這個「空白」留給美國這個「大佬」來填補。即是說,既然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有能力、有辦法在短期之內實現和平,就由特朗普來解決這個難題、爭立頭功吧。至於如何讓俄烏戰事短期內停火,其實最終還是要看美國與俄國、美國與烏克蘭之間如何作交易。(二零二五年三月八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