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5日 星期五

減排峰會


減排峰會(隨感)

十一月三十日到十二月十二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即「聯合國氣候高峰會」),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聯酋)首都迪拜召開。這次大會是歷年來規模最大,有超過一百四十位政府首腦、元首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到會。會議在全球最大產油國之一阿聯酋召開,這本身就極具爭議,因為會議要討論減少倚賴化石燃料(煤、石油產品),人們質疑大會主席、阿聯酋國家石油公司負責人賈比爾是否有利益衝突、能否公正處理議題。作為全球最大兩個碳排放國,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沒有出席會議,但美國派出氣候特使約翰克里、中國派副總理丁薛祥出席。

經過十三日討論、爭拗以及最後一天的不眠不休的深入討論、從意向、措詞乃至文本細節逐一推敲,大會通過首次呼籲世界開始擺脫化石燃料的協議,大會主席、阿聯酋國家石油公司負責人賈比爾敲下木槌,標誌着與會者在「化石燃料是全球氣候變化危機的罪魁禍首」這一議題達成共識。賈比爾說:「你們挺身而出,展現靈活性,且將共同利益置於自身利益之上。」他說,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對於為地球帶來「轉型變革」方面發揮作用「感到驕傲」。他說這次大會已經找到出路,將可達到將氣溫升幅限制在攝氏一點五(1.5度的目標。


這份協議呼籲「以公正、有序和公平的方式過渡,從能源系統中擺脫化石燃料,在這個關鍵十年加速行動,以便在符合科學的情況下,在二零五零年實現淨零排放」。這是「聯合國氣候高峰會」首創至今二十八年來,首次提及所有化石燃料,並討論發達國家對碳排放造成的損失和損害的補償。歐盟氣候代表胡克斯特拉說︰「大約三十年來,我們第一次可能開始終結化石燃料。」

香港人已經深深感受到地球暖化帶來的影響,冬季仍像夏季那麼炎熱,十二月十二日星期二,天文台錄得二十八點七度。香港天文台前助理台長梁榮武說,自從一百多年前工業革命以來,人類不斷發明新技術、創造新機器、開採化石燃料,以及砍伐森林、移山填海、向大自然索取;但是科學實驗已經證明,化石燃料產生的含碳廢氣(溫室氣體)阻礙熱量消散,造成溫室效應,結果便是地球暖化、冰川溶化、海平面上升。所以,全人類包括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都要合力減少碳排放、改用潔淨能源,已經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中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碳排放國和經濟體,在應對氣候危機上的合作受到外界關注,但兩國所處的位置、對問題的立場以及國家利益並不一致。站在美國的角度,主要擔心對歷史性碳排放的巨額補償;美國還要求中國也加入它的行列,不僅大幅度減排,而且應該為「損失與損害」基金捐款。但中國並不同意這一點,中國認為自己與英美歐洲等先進工業國、發達國家長久的排放歷史相比,當前的高排放僅僅是近幾十年的事情,是改革開放之後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為發達國家承擔了工業生產造成碳排放的責任。而且,根據一九九二年簽署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人口多、人均GDP低),因此實際上有資格獲得損失和損害基金的資助,而不是當成發達國家那樣被要求捐款。(二零二三年十二月十六日)

2023年12月8日 星期五

利令智昏


利令智昏
(隨感)

近日幾件小新聞實在令人費解。第一件,前「香港眾志」副秘書長周姓女子,十二月三日(星期日)在其個人社交頁面發文稱,自今年九月離港赴加拿大就學,原訂十二月要回港向警方報到,但經過深思熟慮,考慮到香港的形勢、自身安全、生理和心理健康等,決定不返港向警方報到;「大概一輩子不會回去了」。周因為涉及二零一九年「反修例」示威,被控參與包圍香港警察總部,判入獄十個月,二零二一年六月十二月刑滿出獄。但她仍有「國安法」案件在身,被指控勾結境外勢力,被捕後獲准保釋,需定期向警方報到。如今周宣布永不返港,即是棄保潛逃。當局聲稱將會全力追捕逃犯,並奉勸周小姐懸崖勒馬、回港自首,不要走上不歸路、一世背着逃犯之名。

第二件新聞是,警方十二月三日(星期日)拘捕兩名分別三十三歲何姓及三十五歲伍姓男子,涉嫌在黃竹坑山邊自設地洞試驗爆炸品。警方在兩人住處合共檢獲三十公斤可製成炸藥的化學物,以及政治宣傳單張。兩人同被控一項串謀製造爆炸品罪,各被控一項管有爆炸品罪。據稱兩男分別患自閉症及亞氏保加症,有社交障礙,兩人並無政治聯繫。主任裁判官徐綺薇應控方要求押後案件,以待化驗化學品和索取專家意見,明年二月再訊,不得保釋。


第三件是,廉政公署十二月五日(星期二)起訴一名三十八歲、報稱電腦程式員的文姓男子,控告他涉嫌在網上社交媒體專頁轉載一則煽惑他人杯葛(意即「抵制」)今年十二月十日新一屆區議會選舉的貼文,違反「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廉署獲裁判官簽發手令,通緝已離開香港的該則貼文原作者、黃姓時事評論員。四十五歲黃姓時事評論員其後在自己的社交頻道回應稱︰早有心理準備會有此一日,「冇乜點(不怎麼樣)傷到我,一來我不會再返香港,二來已入英籍,在香港的親戚朋友都冇晒(全都沒有了)。」

行政長官李家超十二月五日(星期二)見傳媒,強調特區政府會全力去追捕任何危害國家安全的逃犯,而任何逃犯只有自首,否則終身是逃犯、終身會被追捕;他批評逃犯自我製造光環行為可恥。警方表示,周無視警方保釋條件,誠信徹底破產;危害國家安全是嚴重罪行,當局會全力打擊、追究到底。北京外交部發言人稱,中國是法治國家,香港是法治社會,香港居民擁有的自由和權利得到法律保障,任何人都沒有法外特權,任何違法行為必將受到懲處。


上面幾則小新聞,足可以看到,儘管國安法實施三年,但極少數參與「一九黑暴」、犯國安法的涉案者仍不思悔改;社會上一些參與或同情「一九黑暴」的人仍然憤憤不平,還要伺機而動、千方百計搞破壞。那位黃姓評論員,自己本人己離開香港並入英籍,香港與你沒有關係,你還對香港指手劃腳、破壞香港選舉幹什麼?那些熱心參與政治運動者,你可以反共產黨、可以反政府,但用武力及爆炸品危害香港普通老百姓幹什麼?全情投入「社會運動」的周小姐以及那位更早宣布流亡的以搶手機聞名的許姓前議員,會否反思︰你們參與政治,是為香港好抑或是要搞垮香港?你們既然選擇遠走高飛、永不返港,香港已不是你們的家,就請不要累及香港、累及其他人吧。(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九日)

2023年12月1日 星期五

一九遺毒


一九遺毒
(隨感)

據媒體報導,香港警方國安處十一月二十九日(星期三)落案起訴一名二十六歲男子,指控此人涉嫌「作出一項或多項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管有煽動刊物」以及「管有他人身份證」,案件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國安處稱,警方在十一月二十七日(星期一)下午接報,發現一名男子在香港國際機場涉嫌穿上有煽動字句衣服。警員到場搜查該男子時,在其隨身物品中搜出印有「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煽動字句的旗幟和衣物,以及一張他人身份證,遂以涉嫌「管有他人身份證」、以及「作出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罪拘捕該名男子。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是二零一九年六月中旬開始,香港一些人以「反對修訂逃犯條例」(「反修例」)為藉口,策動連串街頭暴動時的口號。當時參與者均身穿黑衣、蒙面、頭戴安全帽為記號,他們四出打砸縱火、破壞地鐵和公共設施、故稱之為「一九黑暴」。此口號已經在後來的審訊中被法庭確認是違反國安法的「煽動字句」。如今有人穿着和管有印有這句煽動口號的衣物,顯然是故意挑釁香港國安法。香港國際機場是「一九黑暴」爆發時,示威人士聚眾鬧事的重要場所;中國內地記者在香港機場被幾十人毒打的鏡頭至今歷歷在目。


二零一九年八月十三日,北京「環球時報」僱員付國豪,跟隨「環球時報」時任總編輯胡錫進等人,在香港機場實地採訪當時由示威者舉行的集會。操普通話的付國豪當時未能出示記者證,被示威者禁錮,雙手被示威者以膠索帶綁在機場行李車上,幾十人輪番拳打腳踢。警方事後拘捕參與圍毆者。二零二一年一月六日,法庭裁定案中二男一女被告暴動罪成,判監四年三個月至五年半。法官批評示威者濫用私刑、失去理智、行為瘋狂。被打受傷的付國豪返回內地後長期患病,已於二零二一年十月二十五日去世,年僅三十歲。

香港二零一九年六月起出現的亂局,北京當局看到外國勢力介入、企圖藉香港來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的危險性,認為「一九黑暴」是外國勢力製造「顏色革命」的一部分,於是制訂香港國安法,於二零二零年六月三十日頒布實施。這部只針對極少數破壞國家安全者的法律實施三年來,香港實現「止暴制亂」、由亂及治,如今逐步「由治及興」。但是西方反華勢力則認為,香港國安法限制香港的自由和民主,不但強烈反對、高調制裁香港官員,還要拉攏香港反對派作為對付中國的棋子。本地的一些反對派政客,也在「一九黑暴」中暴露出反共反華的真面目;有人選擇流亡海外、繼續充當外國反華勢力的代言人。


當年參與「一九黑暴」僥倖逃脫者,當然不甘心失敗,不時伺機反撲、製造事端。本星期一在機場被捕的男子正是這種故意挑釁者。一部分支持「黑暴」的「黃絲」在日常生活中採取「軟對抗」手段、不時給政府製造難題。一部分傾向支持「黑暴」的「專業人士」則宣稱「用腳投票」、離開香港移居外國。其實香港人移居外國是正常現象,人各有志,既然覺得香港不適合自己就移民吧,總比留在香港成天抱怨、鬱鬱不得志要好;香港不會因為「移民潮」而垮掉,反而可能令有能者得到晉升機會、香港建設得更好。祝移居外國者好運,祈望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樂土,過上自己期望的生活。(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