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償所願(時評)
美國總統特朗普(一譯作「川普」)今年一月再次上台以來,一直放出空氣說要與中國領導人會晤,談兩國關係和經貿、關稅問題;直到九月,特朗普一直自說自話,說將會在十月底的南韓慶州「亞太經合組織會議」與中國領導人見面。但中方一直沒有任何表示。直到十月底,中方宣布,中國最高領導人應韓國總統李在明之邀國事訪問韓國,並出席南韓慶州亞太經合會議;十月三十日在韓國釜山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談。特朗普習慣於「事先張揚」,說會與中方商談稀土、大豆、晶片、芬太尼甚至台海問題,還宣稱將談三至四小時。特朗普期待了大半年,這次終於得償所願。但顯然會談完全按中方的節奏進行,中方有備而來,主題是長遠中美關係以及中方立場,只談了一小時四十分鐘(一百分鐘)就結束。
在這一百分鐘的元首會晤中,習近平指出︰「中美關係在我們共同引領下,保持總體穩定。兩國做伙伴、做朋友,這是歷史的啟示,也是現實的需要。兩國國情不同,難免有一些分歧,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時而也會有摩擦,這很正常。面對風浪和挑戰,兩國元首作為掌舵人,應當把握好方向、駕馭住大局,讓中美關係這艘大船平穩前行。我願繼續同特朗普總統一道,為中美關係打下一個穩固的基礎,也為兩國各自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
習近平強調,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規模、韌性、潛力都比較大,「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我們從來沒有想挑戰誰、取代誰,而是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做更好的自己,同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相信這也將為中美合作開闢更廣闊空間。」習近平指出,兩國經貿團隊就重要經貿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形成了解決問題的共識。經貿應該繼續成為中美關係的壓艙石和推進器,而不是絆腳石和衝突點。雙方應該算大賬,而不應陷入相互報復的惡性循環。雙方團隊可以繼續本著平等、尊重、互惠的原則談下去,不斷壓縮問題清單,拉長合作清單。
習近平強調,對話比對抗好。中美之間各渠道各層級應該保持溝通,增進了解。「當今世界還有很多難題,中國和美國可以共同展現大國擔當,攜手多辦一些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實事、好事。明年,中國將擔任亞太經合組織東道主,美國將主辦二十國集團峰會。雙方可以相互支持,爭取兩場峰會都取得積極成果,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完善全球經濟治理作出貢獻。」
美國總統特朗普說,這次會面一定會非常成功,我們相處非常愉快。美中關係一直很好,將來會更好,希望中國和美國的未來都更加美好。中國是美國最大的伙伴,兩國攜手可以在世界上做成很多大事,未來美中合作會取得更大成就。特朗普稱,中國將立即開始購買大量美國大豆及其他農產品,雙方亦就稀土問題達成為期一年的協議,一年後將延期。特朗普還宣布,將於明年四月訪華。特朗普表示很榮幸與習近平見面,提到在一些討論上已經有很多共識,又讚揚習主席是偉大的大國領袖,彼此會維持良好關係很長時間。
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事事高調張揚的風格不同,中方都是由低層級做實事的官員先談判,談妥之後再由最高領導人拍板。這次中國領導人與特朗普在南韓會面,之所以能夠在一百分鐘表述清楚中方原則立場,就是因為在「元首外交」之前,中美雙方官員已經進行過五次具體磋商。
今年四月二日,特朗普洋洋得意的「解放日」,宣布對各國實施高額「對等關稅」時,美方以為中方一定會跪地求饒,所以一直高調宣稱「等中方的電話」;誰知中方全不理會。等不到北京電話,特朗普面子丟盡了,於是輪到老美急了,趁中方官員五月十二日去瑞士日內瓦開會之機,急急派出財政部長、貿易部長和貿易代表到日內瓦,約見中國副總理何立峰一行,這是中美雙方在美方推動關稅戰貿易戰之後的第一次直接會談,中方稱為「建立磋商機制。之後,六月十二日在倫敦進行建立磋商機制後的第一次商討(即是第二次高層級會談);八月十二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進行第三次會談,九月十四日在西班牙馬德里進行第四次會談,十月二十三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進行第五次會談。正是這五次高層級會談,許多問題的細節都談妥了,才有十月三十日在韓國的「元首會晤」。
中方國際談判代表、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熟悉國際貿易規則,一直是中方駐世貿組織大使,今年四月十六日獲國務院任命為商務部國際談判代表(正部長級)兼副部長,是中美貿易談判的主力。李成鋼八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率團訪問加拿大,之後轉到美國,與美國財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辦公室官員會談,逐一駁斥美方的無理要求,並指美方加收港口費將引發全球混亂。李成鋼的言論被翻譯為「地獄之火」。李成鋼的硬氣被美國財長貝森特指責為「不請自來」、「無禮」、「具挑釁性」。十月二十日,中方免去李成鋼在世貿組織的職務,由另一位世貿規則專家李詠箑頂替,外界以為中方因為貝森特的指責而「陣前易將」。但十月二十三日的吉隆坡會談,李成鋼仍然在中方代表團當中,顯然中方對李的忠誠、辯才與能力高度信任,只是免除他在世貿的職務,以便集中精力與美國談判。李成鋼說,「美方的態度是強硬的,中方維護自身權益的立場是堅定的」;最後雙方的表述是「進行了坦誠、深入、有建設性的交流磋商」,商定了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如今老美單方面公布吉隆坡會談的要點,包括中方放寬稀土出口限制一年、恢復購買美國大豆和其他農產品、同意限制芬太尼原料出口等等;美方則減一成所謂「芬太尼稅」、撤消所謂中國船舶「港口費」等等。特朗普表現出「大獲全勝」的姿態;美國財長貝森特聲稱兩年內可以突破中方對稀土的壟斷云云。但國際評論認為,稀土問題是中方卡美方脖子的最強手段,美方即使拉攏盟友合作,五至十年也難以有所作為;美方以高端晶片卡中方脖子,反而迫使中方加快研發和國產化、擺脫對美國晶片的倚賴。目前中美之間的貿易戰處於僵持階段,休戰一年只是暫緩而已,一年之後兩個大經濟體仍未必有更好的解決方案,老美堅持高關稅政策收割他國利益,中方必然會作出精準反擊。(二零二五年十一月四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